前女足国脚周高萍:从球员到教练的责任与挑战
日前,前中国女足国脚周高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,分享了自己接任苏超泰州队主教练的经历与感悟。从赛场上驰骋的球员到场边指挥的教练,她的角色转变既是一次责任的承担,也是对足球初心的坚守。

从球员到主教练的意外转折
回忆起担当主教练的过程,周高萍坦言自己起初颇为意外。“知道有比赛要进行,但没人提前告诉我会让我当主教练,”她回忆道。一来,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;二来,她已经担负着一支青训队明年备战省运会的重任。起初,她是拒绝的。
然而,出于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,她最终选择了接下这个挑战。“领导说这是为了城市的荣誉,我回头想想,足球给了我很多荣誉和机会,也该为它付出一点。我决定迎接这次挑战。”她说,这种为家乡和足球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,成为推动她接受新角色的重要原因。
多重身份下的高强度节奏
担任苏超泰州队主教练后,周高萍还同时负责泰州队U13和U14梯队的训练。对她而言,这意味着工作忙碌程度的大幅升级。“一天最多的时候连着训练四场,”她透露说,由于孩子们平时忙于学习,训练时间几乎都被安排在暑期或者课后。白天,她带着青训队练习,到了晚上七点则开始指导泰州队,比赛时间更是固定在晚上七点半。
“暑假期间,我需要在两头赶场。这边训练结束是六点半,转十分钟就要赶去集合。”即便如此,夜间的教练会议也不能丢,“经常到了凌晨十一、二点才能回家,第二天依旧要早起投入新的工作。”这样的高强度节奏,对她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不小的考验。
支撑前行的责任与热爱
当谈起在多重任务压力下坚持的动力时,周高萍归结于强烈的责任感。“这些青训的孩子,你必须为他们负责,不能因为忙别的就忽略他们。”她强调,尽管苏超比赛给人热闹和光环的印象,但归根到底还是要注重青训的发展。“没有好的青训,再热闹的比赛也只是昙花一现。在基层教练这个岗位,干的就是良心活,因为说白了,这些孩子踢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教练有没有用心。”
初执教鞭的酸甜苦辣
带领泰州队的经历也让周高萍感受颇深,“接手之前没想到比赛现场这么热闹,气氛这么好。看到队员赢球后那种纯粹的笑脸,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。”她坦言,过渡到教练身份后,自己的心态也逐渐成熟。对于球迷的批评,她表现得更加包容:“以前当球员时,如果被骂可能会立即想辩解,但现在我能理解他们。他们从傍晚五点就开始来看球,一直支持到晚上九点多,骂也好,责怪也好,本质上是希望球队好,城市好。这是作为教练必须承受的。”
家庭的支持让她更勇敢
尽管生活忙碌,周高萍并不是孤军奋战。她提到,自己有不如意时也免不了情绪崩溃的时刻,但家人却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。“偶尔受了委屈就想大哭,”她说道,“但我先生特别理解我。他也爱足球,他告诉我:‘你现在是公众关注的焦点,要收住情绪,不开心别在外表现出来,回家打我、骂我都行!’”丈夫的宽容和支持让她感动至深,也让她更加坚定地直面挑战。
泰州队近况与排名
周高萍带领的泰州队在近期的比赛中表现起伏。球队战胜了宿迁队和镇江队,但却在与徐州队和南通队的强强对话中失利。目前,泰州队在苏超联赛中以10个积分排名第六,仍需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。

从一名优秀的女足球员到指挥场上的主教练,周高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与坚守。她表示,不管是青训队员的成长,还是泰州队的前景,都让她无怨无悔地投入这段新旅程。在责任与梦想的驱动下,她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一名中国足球人的新篇章。